正确看待与处理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 |
||
发布时间:2014-9-12 9:03:20 | ||
![]() |
||
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,宗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目前,我国有佛教、道教、伊斯兰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。全国宗教教职人员约34万人,各宗教有活动场所11万余座,全国信仰宗教的约有1亿人,尽管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,但绝对数并不小。我国宗教具有群众性、民族性、国际性、长期性和复杂性。这五个基本特征是我们党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。在旧中国,在长期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,我国各种宗教都曾经被统治阶级控制和利用,起过重大的消极作用。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,我国宗教的状况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,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宗教仍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,宗教问题常常涉及千百万群众并且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就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。我们在宗教问题上能否处理得当,维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,对于维护社会稳定、民族团结、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,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。
来源:陕县县委统战部
|